大悲禪院因供奉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而得名,是天津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佛門十方叢林寺院。寺院始建于明末清初,興于康熙八年,盛時占地五十六畝。后因滄桑變革,幾多興廢,唯余現存西院,規模較小。1942年天津佛教界邀請近代高僧天臺宗四十四世祖倓虛大師來津主修擴建全寺,歷時五年于寺東側陸續建成天王殿、大悲殿、釋迦寶殿、東西配殿等建筑群,連同園林八千余平方米。寺院自重建后,殿宇崇峻,青磚綠瓦,宏偉壯觀。解放后政府又重為油飾佛殿廊房,增修四周山墻,建造寮房,以作僧人生活之用。又請著名甲骨文專家,天津市文史館首任館長王襄先生題寫篆文“古剎大悲禪院”鐫刻山門之上。十年浩劫中,寺院被洗劫一空,破壞嚴重?!拔母铩边^后,落實黨的宗教政策,1980年開始修復工作,并重塑全堂佛像。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1986年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