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堅持“三個突出”,鍛造引才聚才“新引擎”。突出重點產業,著力引進急需緊缺人才,組織信創、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企業開展“雙一流”高校招聘等活動40余場,引進各類人才1.7萬人;突出政策引領,著力引進高層次人才,舉辦“春暉杯”海外人才西青行等活動30余場,引育19個重點產業項目入選天津市“項目+團隊”重點培養專項,兌現資助690萬元;突出要素賦能,著力搭建創新創業載體,成功孵化善測科技等留學人員企業40余家。二是堅持“三個立足”,開辟用才育才“主戰場”。立足選才有道,集聚數量充足“人才池”,推薦9人入選國務院特貼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立足育才有招,打造人才創新“強磁場”,認定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家,企業培訓中心、公共實訓基地等41家;立足識才有方,構建科學梯次“培養鏈”,選拔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及優秀青年技術骨干392人,組織入選人才參加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綜合能力提升專題研修班,兌現經費218.95萬元。三是堅持“三個保障”,構建留才興才“好生態”。落實政策保障,為1800余人次兌現人才引進培養資助4100萬元,為9名新入選國務院特貼專家兌現獎勵資金36萬元,為65家入選“113”英才計劃等項目的重點企業和108名人才兌現場地補貼、住房補貼863.2萬元;落實服務保障,紅璞公寓和萬科泊寓入選首批市級人才公寓,有效解決800余名人才的住房需求;落實資源保障,實施半導體集成電路人才延攬工程,推動“高校一流人才”和“產業一流項目”強強聯合,打通高校院所和企業之間產學研合作的渠道。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稅降費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決制止涉企亂收費,切實減輕企業和... [詳情]

昨天,由駐津企業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設”)設計的沈陽至佳木斯高鐵... [詳情]